主页 > 典型案例 > “小产权房的买卖”是否受法律保护

“小产权房的买卖”是否受法律保护

发布日期:2019-03-12    来源:admin
  “小产权房的买卖”是否应受法律保护?这是很多人在买“小产权房”时发出的疑问。3月27日,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因购买“小产权房”而引发的合同纠纷案。
 
  小产权房私下买卖
 
  原告刘先生系外省籍在并经商人员,被告王女士系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某村村民。2004年4月5日,原、被告双方签订了协议书。协议约定,被告王女士将自己所在村于2004年4月建造的新小二楼转让给原告刘先生。之后,刘先生按合同约定将房款如数支付王女士,被告一直未交付房屋。于是,刘先生起诉至法院,要求确认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无效。
 
  法院认定合同无效
 
  法院认为,本案原、被告双方签订的协议书中涉案的房屋系在农村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造的房屋。因该类房屋占用土地的特殊性质,村民在经本集体同意的情况下,只可将住房转让给本集体内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的农户,而不能转让给城镇居民。原、被告双方关于房屋买卖的约定因违反了有关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为无效合同。原告的相关诉讼请求于法有据,应予以支持。被告因该合同取得的16万元购房款也应返还原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一百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判决:原、被告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书无效;被告返还原告已付房款。
 
  案件引申
 
  在众多城市郊区,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本村集体土地上集中建设农民住宅楼,除用来安置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外,还以较低的价格向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成员销售。这些房子一般俗称“小产权房”。
 
  在目前城市房屋价格不断高涨的刺激下,城乡接合部的“小产权房”因从其价格看,只有同样位置商品房价格的40%~60%。故而日益热卖。但走俏的背后,还有着一系列法律问题。对“小产权”的解释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目前大家较为关注的“小产权房”指的是下面的第三种。
 
  第一种解释是针对开发商的产权而言,开发商的产权叫大产权,购房人的产权叫小产权,这种叫法是因为购房人的产权是由开发商一个产权分割来的。
 
  第二种解释是按房屋再转让时是否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来区分的,不用再缴土地出让金的叫大产权,要补缴土地出让金的叫小产权。按这种解释普通商品房就是大产权房,经济适用房就是小产权房。
 
  第三种解释是按产权证的发证机关来区分的,国家发产权证的叫大产权,国家不发产权证的,由乡镇政府发证书的叫小产权,又被称为乡产权,乡产权并不构成真正法律意义上的产权。所谓的乡产权房是指在农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委会颁发,所以叫乡产权房。
 
  第一种和第二种解释的小产权是合法的,只要交足购房款,或转让时补缴土地出让金就可以自由买卖,其法律规定较为明确。而第三种解释的小产权的法律属性存在较大争议,而且拿不到真正法律意义上的产权证。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明确规定: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有关部门不得为违法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
 
  近来,建设部也不断提示城市居民不要购买在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建设部表示,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购买此类房屋,将无法办理房屋产权登记,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有些项目允诺办理的“乡产权”、“小产权”均不符合法律规定,不受法律保护,即不能办理土地使用证、房产证、契税证等合法手续。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不仅是生产资料,同时还具有农民社会保障功能,违规违法用地规避了农地转用和土地审批,农民很可能得不到相应的补偿,长远生活得不到保障。